找到相关内容6853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

    为,般若思想的最後归宿,自是超理性或神秘主义的;但在    这之前,它有很多思考是理性的,尤其是可通过「无自性空    」一义理来理解。这种义理有几种表现形式如双边否定、空    空、即非的诡辞。本文...,不信任言说。    (注6)铃木大拙认为般若思想不基于逻辑,而基于直觉。他认    为般若波罗蜜多是一个直觉的体系,要完全理解它,需要由    逻辑跃至“彼岸"。他又强调般若波罗蜜多与否定的、非理 ...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5746400.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十九)

    身心这个整体存在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身心这个整体与外界事物存在外在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身心这个整体存在内在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身心这个整体存在质量互变规律,身心这个整体存在否定否定规律。如果身心...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身心这个整体存在内在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身心这个整体存在质量互变规律,身心这个整体存在否定否定规律”?在人死永灭论中必然要完全的、绝对的、彻底的、夸张的否定!最最最最大化的否定!!...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649923.html
  • 佛教思想与当代社会

    组织,都应当努力加以抑制。从正面的影响来说,当代佛教僧团或组织大多都继承了历史上佛教中的主流思想,不把世界看成是完全的虚无,而是强调世间事物的互相依存,强调事物的因缘关系,否定世间存在一成不变的东西。...佛教的思维方式中,最具特色或在思想史上最有价值的是其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式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婆罗门教的相关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   早期婆罗门教在对该教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1240259.html
  • 禅和庄子哲学

    ;从天人相对出发,庄子思辨的第一个结论就是“无以人灭天”。于是,人在天、自我在自然面前不仅不应有所做为,而且一切做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从而完全彻底地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   ...境界里的崎岖小路。小路有两条:一是物化,一是心斋。   谁化谁呢?物不能化人,只有人才能化物。只有自觉主动之物化不可能有自发被动之物化。物化是人的能动的一种实现。这是人的能动作用被否定的前提下所提出来...

    姜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248914.html
  • 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金箔脱落亟待修复

    否定了原来的整容方案,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向国家申请立项,作为科研项目面向全国聘请知名专家制定新方案。  没有一只手是完好的  千手观音雕刻造于南宋,八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使它产生了渗水、风化以及金箔脱层剥落等...工艺等,难度太大,于是他们予以了否定。  正进行局部修复试验  据胡源介绍,中国文物研究所联合大足石刻博物馆,将千手观音的修复作为科研项目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为重大科研项目。该项目一旦批准,将面向全国邀请...

    【佚名】

    |观音|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2/1658536762.html
  • 圣严法师答: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

      圣严法师答: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答案:一是肯定的,一是否定的;从表面看,应该是肯定的,从通体看,应该是否定的。   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幻无常,乃是不足贪恋的。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四十二章经);五欲(财、色、名、食、睡)之乐,犹如手搔疥疮,正搔之时养...

    圣严法师

    佛教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151911569.html
  • 周齐教授:关于经济危机中的佛教作用

    而是由于积极自觉的觉悟,觉悟了导致诸苦的因由,还提供了一种解脱途径。所以,释迦牟尼佛否定苦行,否定消极的逃避,提倡积极修行以求觉悟而得解脱的宗教路线。后来的古圣先贤在禁戒贪嗔痴和完善解脱路径方面又有...

    周齐

    观点

    http://www.fjdh.cn/wumin/2009/03/19195236499.html
  •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

      内容提要:中国佛学的本体观念与世界上大多数哲学都不相同, 它是一种非本体的本体论。它以缘生为理论基础,否定外在的本体,并以性空为实相,顺化而为实相非相的本体论。建立在缘生基础上的因果论,多因多果...quot;论,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一个围绕本体论而推进的逻辑进程。近世的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虽表现出否定本体的倾向,但是依然有胡塞尔的"先验的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本...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1943756.html
  • 传统佛教的现代课题

    又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并能控制人的欲望?也就是说:对着被人欲所肯定的文明,我们又如何找出能达成否定人欲的一线光明?  佛教所以能控制人欲,正是基于佛陀的中道观。虽说佛教能控制人欲,但并非全面否定...

    平川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0950577.html
  • 佛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物质和精神截然分开,要么否定物质,肯定绝对精神,要么肯定物质第一,否定精神的主体作用。中观哲学是一种嘘声客观的哲学,它把物质和精神看作是对立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41955456.html